8.10.2006

西方艺术史

好像是大四那年,一门选修课叫做西方艺术史,在新建成的综合楼某个教室上课.按照学校要求,学分不够的班级同学们如饥似渴,纷纷抓住救命稻草不放,就此迈入艺术的殿堂.当然,其中包括我.授课老师的名字我已经记不得了,只有齐耳的刘海还深得人心.老师讲得什么也淡忘得八九不离十,貌似这就是选修课教师的宿命?(但是张旭泉先生的佛教文化选讲,同样是选修课,留下的印象迥然不同--当然,这已经是后话了)

只记得,老师讲到《泉》,讲到《蒙娜丽莎》,讲到现代艺术画派的时候,我正看着借来的教材发呆。那时候穷,或者说,叛逆的心理作祟,觉得把银子花在这种官方指定的教材上很不划算,于是买了其他的书。只记得,老师在讲到李叔同的时候,双眼放光,说这是中国20世纪屈指可数的天才,云云。

几十个课时下来,只有这位李叔同大师,以及讲到李叔同大师时西方艺术史授课教师双眼放光的熠熠神态,刻在脑海里。以至于以后,每次喝了足够多的酒,开始怀念4年本科时代的时候,掂量着自己究竟受过什么样的艺术交易的时候,总会想起这一刻。仿佛,那个穿着朴素,打扮很不入流,但讲到李叔同变双眼熠熠的女教师,就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。

于是我劝说自己,毕竟,你还是收过一些艺术训练的。除了小时候农村的玉米地和大河套,美感还是扎根在你的内心的。

没有评论: